返回所有案例

某电子制造企业

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多设备协同生产管理

行业:电子制造
规模:400+ 员工
设备数量:40+ CNC设备
实施周期:2.5个月

项目概述

该企业是一家专业的电子制造企业,主要生产各类电子元器件和组件。随着订单量增加和产品种类多样化,企业面临以下挑战:

  • 多种设备协同生产,管理难度大
  • 产品交付周期长,难以满足客户快速交付需求
  • 生产计划执行率低,经常出现延期
  • 设备利用率不均衡,部分设备过载而部分闲置

枚达数采团队为企业提供了多设备协同管理解决方案,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,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管理,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交付能力。

项目成果

生产效率

+20%

交付周期

-15%

设备利用率

+18%

计划执行率

+30%

解决方案

1. 多设备数据采集

针对企业多种类型设备的特点,我们实现了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:

  • 支持CNC、贴片机、检测设备等多种设备数据采集
  • 统一数据格式,便于集中管理和分析
  • 实时采集设备状态、产量、质量等关键数据
  • 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方式,灵活部署
多设备数据采集

2. 协同生产管理

建立了多设备协同生产管理平台,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:

  • 生产工序流转可视化,实时掌握生产进度
  • 设备负载均衡分配,避免瓶颈
  • 异常情况实时预警,快速响应
  • 生产计划动态调整,提高执行率
协同生产管理

3. 智能排产系统

基于设备状态和订单情况,实现智能排产:

  • 考虑设备能力、工艺要求等因素,自动生成最优排产方案
  • 支持紧急订单插单处理,动态调整生产计划
  • 预测生产完成时间,提前发现可能的延期风险
  • 优化生产批次,减少换型时间
智能排产系统

4. 质量追溯系统

建立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,确保产品质量:

  • 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,从原材料到成品
  • 关键工序参数记录与分析
  • 不良品原因快速定位与分析
  • 质量数据统计分析,发现改进机会
质量追溯系统

实施过程

第1阶段

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

深入了解电子制造流程和痛点,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。

耗时:2周

第2阶段

多设备连接与数据采集

连接各类生产设备,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。

耗时:4周

第3阶段

系统开发与集成

开发协同生产管理和智能排产系统,与企业ERP系统集成。

耗时:3周

第4阶段

系统测试与优化

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测试系统,根据反馈进行优化调整。

耗时:1周

第5阶段

人员培训与系统上线

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系统使用培训,正式上线运行。

耗时:1周

项目成果

生产效率提升

通过多设备协同管理和智能排产,生产效率提升20%。

  • 设备等待时间减少30%
  • 生产流程优化,减少不必要环节
  • 异常情况快速响应,减少停滞时间

交付周期缩短

产品交付周期缩短15%,大幅提高了客户满意度。

  • 生产计划执行更加准确
  • 生产进度实时可视,提前发现风险
  • 紧急订单处理能力提升40%

设备利用率提升

设备利用率从原来的70%提升到88%,设备投资回报率显著提高。

  • 设备负载更加均衡
  • 设备故障时间减少35%
  • 设备维护更加科学合理

库存水平优化

在途库存减少25%,成品库存减少20%,大幅降低了库存成本。

  • 生产与订单更好匹配
  • 物料需求计划更加准确
  • 库存周转率提高30%

客户评价

"枚达数采系统帮助我们实现了多设备协同生产管理,生产效率和交付能力显著提升。系统与我们的ERP无缝集成,数据流转更加顺畅。现在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交付需求,赢得了更多高端客户的信任。"

陈总监

生产管理部

想了解更多详情?

联系我们,获取针对您企业的个性化解决方案